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多由风热外袭,肝肺火炽,血热瘀滞等;或肝肾阴亏,虚火上炎所致;异物入目亦可引起。目中多泪,泪下有热感,邪实盛者可泪热如汤,常伴有红赤、肿痛、羞明等证。治之当根据证情,分别选用疏风
病名。指水饮酿痰,流聚胸胁之间而成的癖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痰癖者,由饮水未散,在于胸府之间,因遇寒热之气相搏,沉滞而成痰也。痰又停聚,流移于胁肋之间,有时而痛,即谓之痰癖。”本病与饮癖相类
【介绍】:即真德秀。见该条。
排脓托毒之简称。详内托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昆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海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小儿喉中气响,掐大指第二节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上关穴别名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