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真中风

真中风

病名。见《医经溯洄集·中风辨》。简称真中。系指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。与类中风之风从内生者不同。《医略十三篇》:“真中风者,真为风邪所中。”症见猝然倒仆,昏不知人,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。治疗大法:外见寒热六经形证者,治宜疏解风邪为主,用小续命汤加减;内有二便不通,而形气尚盛者,治以通利为主,宜三化汤或《局方》麻仁丸;外无六经之形证,内无便溺之阻隔,仅见口眼歪斜,言语不利,或半身不遂等症者,宜养血祛风,用大秦艽汤加减;如见痰涎壅盛,昏不知人,属于闭证者,先与开窍,宜至宝丹之类;若伴见口开、手撒、眼合、遗尿、鼻鼾、汗多等症。属于脱证者,急用大剂理中汤参附汤以扶正固脱。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等疾患。参见中风①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善

    痈疽五善之一。精神清爽,声和舌润,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,动息自宁者为心善。《外科正宗》:“心善精神爽,言清舌润鲜,疮疼兼不渴,睡醒得安然。”

  • 臆骨

    骨名。即胸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梦失精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

  • 首乌

    出《经验方》。为何首乌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肠痹

    病名。指大、小肠的气机痹阻,导致多饮而小便不利或飧泄的病症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肠痹者,数饮而出不得,中气喘争,时发飧泄。”治宜利尿健脾为主。选用五苓散、吴茱萸散、木香丸等方。

  • 人痘接种法

    是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,使之产生免疫力,以预防天花的方法。相传公元十世纪的北宋时期已应用引痘法以预防天花,到公元十六、十七世纪,人痘接种在国内已较普遍并成为专业。其方法分为四种:即痘浆法、

  • 醪酒

    (láo醪),浊酒,醪酒即由五谷酿成,未经蒸馏或过滤的酒,有温通经脉,运行营卫的作用,古代用之以治病。《素问·玉版论要》:“容色见上下左右,……其见大深者,醪酒主治。”

  • 大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DU14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《肘后备急方》作大槌,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作大。别名百劳、上杼。属督脉。手、足三阳、督脉之会。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,约与肩平高。布有第八颈神经

  • 元儿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膻中,见该条。

  • 身热

    指全身发热的症象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身热。”亦有阳气虚衰而见身热者。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气虚身热,此谓反也。”详发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