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病色相克

病色相克

指病证与面部色泽相克。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,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,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。病色相克,一般属逆证。例如麻疹一类热性病人(病证属火)而见面白(白属金),根据火克金的关系,称为“病克色”,说明病情可能会加重。又如肺结核病人(肺属金)而见两颧潮红(属火)同上理,称为“色克病”,亦常表示病情加重,这些只能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,不能视为必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剪刀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宗望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著《陈氏小儿方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宜母果

    见《岭南杂记》。为柠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锯草

    ①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洋蓍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蓍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大茶药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巨处

    见五处条。

  • 何柏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瑭条。

  • 花旗参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西洋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庭经

    道教经典及气功著作。不分卷。撰于晋代。传为晋武帝将军魏舒之女魏夫人著。包括《上清黄庭外景经》(又名《太上黄庭外景玉经》)和《上清黄庭内景经》(又名《太上黄庭内景玉经》)两部分。撰述系用歌诀体裁。《外景

  • 异授眼科

    1卷。清代眼科著作。撰人佚名。撰年不详。本书首载眼病证治、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,其次用问答体裁叙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。解放后出版排印本(与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合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