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手法名。用手指用力按压穴位。常用的方法有两种:①滑动指压法:用较强的压力抵紧穴位,然后顺着一定的方向反复滑动。②持续指压法: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穴位,手指不滑动。参见按法、点法、压法等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J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输(木)穴。位于手背第四、五掌骨间,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。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,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。主治头痛,目赤,耳鸣,耳聋,咽喉
即胆热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。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,为风湿痹也。”症见皮肤顽厚,或肌肉酸痛,日久不瘥。亦可致身体手足不遂。治宜祛风湿为主。用海桐皮汤、羌活胜湿汤等方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治转筋胫骨痛,不可忍。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髌骨尖下缘髌韧带处。
又名胎证、胎中病。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(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)。也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(《幼科发挥》)。多由胎禀不足,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。文献所载胎寒、胎热、胎肥、胎弱、解颅、五软等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竹沥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阴肺经。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直针刺者,引皮乃刺之,以治寒气之浅者也。”指治疗寒邪痹症稽留于肌表的针刺方法。其法用挟持押手,将患处皮肤提起,然后将针沿皮刺入,针可直入无避,故名直针刺。近代所
出《灵枢·病传》。①指疾病的传变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论述病邪在内脏之间的传变,故名。内容以外邪侵入脏腑后,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阐明疾病在脏腑之间相传的关系,并测知其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