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黄

湿黄
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指黄疸之湿邪偏重者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湿黄湿胜,色黄而晦,大便润利。又湿病与黄病相似,但湿病在表,一身尽痛,黄病在里,一身不痛。”如证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,似渴不欲饮者,大茵陈汤;大便自利而黄,有实热者,茵陈栀子黄连三物汤;无实热者,小建中汤往来寒热,一身尽黄者,小柴胡栀子汤腹痛而呕者,小柴胡汤。湿黄并可用发汗,利小便等法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、茵陈五苓散等方均可选用。参见黄疸、湿疸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假马鞭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玉龙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推拿广意

    见小儿推拿广意条。

  • 张氏医书七种

    见张氏医通条。

  • 良方通关散去细辛方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薄荷、皂角各等分。为细末,以纸捻少许,入鼻内,候得喷嚏口开,随进汤药。治疫喉邪郁痧闭,脉伏面滞,牙关拘急,药难下咽,鼻塞气促等症。

  • 月季红

    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真脏脉

    简称真脉。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。即无胃、神、根的脉,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真肝脉至,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。……真心脉至,坚而搏,如循薏苡子累累然。……真肺脉至,大而虚,

  • 许奭(shì 式)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许澄条。

  • 李仲南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与孙永贤合著《永类钤方》。

  • 尩痹冲剂

    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续断、补骨脂、制附子、熟地黄、淫羊藿、骨碎补、独活、桂枝、赤芍、白芍、牛膝、苍术、威灵仙、知母、防风、伸筋草、麻黄、松节、穿山甲(炙)、虎骨(炙)。冲剂,每服10~20克

  • 蒲草黄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即蒲黄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