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书名。清·程永培辑。刊于1794年。包括《褚氏遗书》、《肘后备急方》、《元和纪用经》、《苏沈良方》、《十药神书》、《加减灵秘十八方》、《韩氏医通》、《痘疹传心录》、《折肱漫录》和《慎柔五书》等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覆盆子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一名心下痞鞭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胃脘部有堵塞满闷不适感而按之硬满者。多因胃气虚弱,邪气逆结所致。治当扶胃攻邪。因协热利不止,心下痞鞭,表里不解者,桂枝人参汤;汗出胃虚,客气上逆,
病名。即被滚水、热油所烫或火烧灼肢体致伤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四。详烧伤条。
证名。由热灼阴伤,肝脉失养所致。见于急性热病后期。症见头晕,眼干,视物不清,手足心热或麻木等。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,传染性后脑炎及中毒性脑病所致之目盲,视神经萎缩等。治宜滋阴养肝。用杞菊地黄丸,或石斛夜
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三:“乃厉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,肺属金,其色白,故其现于喉亦白,或白如豆渣……或在喉两旁,或在小舌尖上,或二、三日始现,或随病随现,其现也或白点,或白条,或白块,或白垢,渐渐长至满喉
病证名。亦名经行隐疹,经行癗。经前荨麻疹。指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,周身皮肤突起红疹,块形大小不一,或起风团,融合成片,瘙痒异常,经净渐退的病症。多因血虚、风热、血瘀所致。若因素体血虚,或久病失养,营阴暗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因肝肾不足,气血虚衰,瘀血滞积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。眼外观正常,自视眼前似有云雾浮移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、旗旆、蛱蝶、绦环等状之物,色或青黑粉白微黄,
出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