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浊阴

浊阴

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。如存于五脏的水谷精微物质,归于六腑的饮食糟粕等,均属浊阴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上窍,浊阴出下窍;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;清阳实四肢,浊阴归六腑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生口噤

    出《全幼心鉴》。即脐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寓补于攻

    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。①寓,寄托。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五劳虚极羸瘦,腹满不能饮食,……缓中补虚,大黄虫丸主之。”瘀血去则新血自生,营养自能恢复。②寓,寄居。

  • 恶露不尽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恶露不绝。详该条。

  • 禾雀舌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痰母

    病理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小儿乳食停滞,或为暑湿所侵,化热灼液成痰,因循日久,结为顽块者,称为痰母。是齁的病因。详齁条。

  • 华食

    鲜美厚味的饮食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其民华食而脂肥。”

  • 王世瞻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贤条。

  • 月漏

    指月经,详该条。

  • 伤湿泻

    病证名。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秋月得之,伤湿泻也。其证体重,所下溏粪,谓之濡泻,宜渗湿补脾、利小便,胃苓汤主之。或升麻除湿汤(升麻、柴胡、防风、神曲、泽泻、猪苓、苍术、陈皮、甘草

  • 牛迭肚

    见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