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泻肺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火眼

   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即风火眼,详该条。

  • 桂附八味丸

    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
  • 对口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小儿瘥后劳复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,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如劳复而寒热往来,胸胁满痛,呕吐烦渴者,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。

  • ①四肢或四肢末梢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痿厥为四末束悗”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治之者反取四末。”②标病或标部。《灵枢·寒热》:“鼠瘘之本,皆在于脏,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。”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必先明知十二

  • 赤眼后生翳

    眼科病证。又名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。多由脏腑积热,风热毒邪外袭所致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此证轻则无妨,重则疼痛,而白睛红色,乃生翳膜”。症初起,突然白睛赤肿,甚者目胞赤肿,刺痒热痛,羞明泪出,继而黑

  • 大山桂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沈泰之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外科医家。撰《痈疽论》2卷。

  • 崩大碗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心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幼幼新书》。位于足底,当涌泉穴后1寸处。主治崩漏,头痛,眩晕,足底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