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浊阴出下窍。”
病名。因误食钩吻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解毒诸候》。钩吻又名断肠草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有剧毒。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,呕噁流涎,吞咽困难,或腹胀腹泻。继则眩晕语蹇,肢麻无力,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橡实壳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都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世贤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黑大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、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积瘀留滞的病证(如气、血、痰、水),应用攻逐药物。如气滞者须行气,血瘀者须祛瘀活血,痰饮滞留者须涤痰,水饮停留者须逐水。
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