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,灸肓募随年壮。肓募二穴,从乳头斜度至脐,中屈去半,从乳头下行,度头是穴。”主治病后衰弱,萎黄,腹中积块疼痛等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农吉利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隋书·外国传》。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牡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迎风流泪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。或野菊C.indicumL.的根。解毒,利水。①治疗疮,喉癣,癃闭。内服:煎汤,30~60克,或捣汁和酒服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轮上一颗如赤豆。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《甘泉县志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