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杨梅疔

杨梅疔
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其形黑紫如熏梅状,如遍身有梅疮,内有一二个疔疱,则令遍身疮不发,须针刺其毒,入追毒丹,服土茯苓加托毒之品,随证治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燕脂膏

    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七方。升麻、雄黄。先煎升麻浓缩去渣,用棉燕脂于汤内揉出红汁,再加雄黄细末,调匀贴患处。治小儿痘攒聚耳后高骨。

  • 松树蕊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鼻尖

    即鼻准。详该条。

  • 硬睑痴睛

    病证名。多由肝脏壅热所致。症见“胞睑睛硬,珠不运转,举目痴痛”(《眼科统秘》)。即硬睑硬睛,详该条。

  • 注车注船

    病名。即晕车、晕船。《诸病源候论·妇人杂病诸候论》:“无问男子、女人,乘车船则心闷乱,头痛吐逆,谓之注车注船,特由质性自然,非关宿挟病也。”

  • 肩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泛指肩部之痈疽。

  • 沉翳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亦名沉翳、深翳。因此障隐于瞳内深处,必须仔细审视,方能见黄精有白色或青白色之混浊。属圆翳内障范围,详该条。

  • 侠荣疽

    病名。生于胁部的疽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。证治参见肋疽条。

  • 中血堂

    相当于鼻前庭部位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中血堂,即鼻内頞下脆骨空虚处也。”

  • 活幼心法大全

    见活幼心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