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本经疏证

本经疏证

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附《本经续疏》6卷,《本经序疏要》8卷。清·邹澍撰。刊于1832年。本书以分析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其中《疏证》载药物173种,《续疏》载药142种,共315种。而《本经序疏要》系将《神农本草经》等书中的“序例”文字,参照古医方的具体应用,以注解、说明的方式编写而成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口渴

    病证名。见竹林寺轮应禅师《女科秘旨》。多因产后失血,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,火燥液涸所致。症见咽干口渴。治宜生津止渴。方用生脉散加花粉,石斛,知母。若因火燥液涸,消渴饮水不止,治宜滋阴降火,生津止渴,

  • 宋祥麟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钟岳。山东堂邑人。撰有《痘疹正宗》(1695年)2卷。

  • 丁桐皮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楸树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公兴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
  • 白膜叶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即白背叶,详该条。

  • 五棱子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喉杵

    病证名。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喉杵,喉极肿而极痛。宜甘桔射干汤,外点烧盐散。”另有见喉忤者,乃刊刻误字。

  • 鱼骨形

   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
  • 胎食

    气功术语。即把舌下的唾液咽下。

  • 附广肘后方

   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