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敛阴

敛阴

收敛阴气治法。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。如热性病热退身凉,余邪已清,但夜间还有虚汗,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漆脚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干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前臂背侧,肘尖(尺骨鹰咀)下5寸,尺、桡两骨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;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、

  • 红眼病

    病名。见上海中医学院编《五官科学》。为天行赤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颐生微论

    见删补颐生微论条。

  • 芦芽根

    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芦根,详该条。

  • 吕搽村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震名条。

  • 手足烦热

    证名。指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可见于骨蒸、虚劳等。详手心热、足下热、五心烦热条。

  • 槟榔皮

    见《本草经疏》。为大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九子疱

    病名,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瘰疬,详该条。

  • 清脾饮

    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