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苔灰黑而生干刺。为脏腑实热,律液受伤。症见咽干,口燥,喘满,宜急下存阴。若里结未成,而见烦躁,口渴,胸中胀满,呕吐频作,或常干呕等症,则宜苦寒清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仲理。诸暨(今浙江诸暨)人。因母病钻研医学,深有造诣。著有《医术地理》、《拨沙图》。
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大颜之别名,详山大颜条。
病证名。指饮酒过多而形成的一种瘕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如平时嗜酒,血入于酒,而成酒鳖。”其症状与气癥、血癥相似。治宜芜荑汤等方。参见瘕、鳖瘕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夜明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三:“阳暑,即动暑。”详阳暑条。
【介绍】:见苏澄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疳泻。详该条。
同肾阴虚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