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即阴茎癌。详肾癌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陆廷珍撰于1868年。陆氏以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因为纲,融会前人学说,参附己见,采用条辨形式分别论述春温、伤暑、中暑、中热、伏暑、秋燥、冬温、温毒、伤湿、暴感风寒、伤风、风温等多种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棕榈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钟乳石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,为一叶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灸法名。即非化脓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毓礼。黎水(属河南)人。辑有《痢疾论》一书(1752年刊行),采集历代诸家论述,列述辨证、治法、方药,论述亦颇出心裁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铁筷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之才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缉庵,又字霞城。浙江余姚人。研究虚损证,撰有《虚损启微》(1761年)书,并与施雯(淡宁)、严洁(西亭)合纂(盘珠集胎产证治》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