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疔皰黑似灸疮,大如钱孔,形高,四畔泡浆色赤黄。治见疔疮条。
古病名。即湿脚气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详湿脚气条。
病名。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。多因毒邪深陷,寒凝气滞而酿成。患部漫肿无头,皮色晦暗。病程多缠绵,甚至伤筋烂骨,难溃难敛。治宜温经散寒,活血化瘀为主。内服阳和汤、醒消丸、小金丹等;外用阳和解
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熛疮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枣花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管见大全良方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何镇条。
听小儿声以辨脏腑病虚实的方法。见《幼科全书》。声悲是肝病,声笑是心病,声呼是肺病,声沉是肾病,声清是胆病,声短是小肠病,声速是胃病,声长是大肠病,声微是膀胱病。声悲慢是肝脾相克病;声速微细是胃与膀胱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