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茉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益气解表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粟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板蓝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排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培明条。
见《瑞竹堂经验方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五输穴名。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冬取井荥。”张隐庵注:“夫井,木也,木生于水,故取井木以下阴气,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;荥,火也,故取荥穴以实阳气,乃助其伏藏也。盖冬令闭藏,以奉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