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诊法

四诊法

书名。《医学六要》之一。明·张三锡纂。本书介绍四诊,但内容偏重于切脉。编者分析了浮、沉、迟、数等30脉的脉象、主病,对切脉部位、脏腑分部、持脉法平脉病脉、相类脉、危脉、妇人脉等均有简要的论析。并重点记述五官、色脉、声诊、问病、辨舌等望、闻、问三诊,末附崔嘉彦四言举要》。作者上本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旁采诸家学说,参以己见编成此书。书中对太素脉等持批判态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以补为攻

    治法术语。指通过补虚扶正以达到祛邪目的的治疗方法,见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。疾病出现邪实证候,但病邪之所以不能除去,系因正气虚衰不能驱邪外出,且病情又属正气不能耐受攻邪治法者,则宜补虚以扶助正气,正气得

  • 断产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指断绝生育。即绝育。

  • 赖汤铭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福建永安县人。治病不分贫富,对百里以外病人也前去医治。在福建有一定影响。著有《四科治要》,已佚。

  • 鼻隔

    解剖部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指鼻中隔。

  • 假寒

   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。参见真热假寒条。

  • 青如草兹

    草兹,枯死的青草。指青而失去润泽之色。喻肝的真脏色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青如草兹者死。”参见真脏色条。

  • 条口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3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直下8寸;或于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取穴。另说“在上廉下一寸”(《太平圣惠方》);“膝下五寸许”(《针灸大全》)。布有腓肠

  • 方以智

    【生卒】:1611~1671【介绍】:明代哲学家兼医家。字密之。安徽桐城人,幼读格致之书,因父病而于26岁时学医,并于满清入关后曾到南方行医。著有《东西钧》、《通雅》和《物理小识》,记述和介绍动、植、

  • 胎前流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下血。详该条。

  • 皮刺疗法

    即皮肤针疗法,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