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嗽吐

猜你喜欢

  • 趾骨

    解剖学同名骨。趾二节,余趾皆三节。

  • 胡桐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桐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口角

    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
  • 外热

    证名。指皮肤肌表发热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通利,则皮肤致密,腠理闭塞,玄府不通,卫气不得泄越,故外热。”《寿世保元·发热》:“伤寒发热,是寒邪入卫,与阳气交争,而为外热。阳气主外,为寒所薄,而失

  • 微邪

    【介绍】:见五邪条。

  • 斜刺

    针刺方法之一。指进针时,针体与穴位皮肤呈60°左右刺入的刺法。主要用于骨骼边缘和肌肉浅薄处的穴位。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常使用。斜刺时,采取或上、或下、或左、或右的方向,则根据具体穴位或补泻要

  • 子死腹中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又称胎死腹中、死胎。多因跌仆闪挫,气血逆乱;或母患热病,热毒伏于冲任;或误服毒药,药毒伤胞;或母体素虚,冲任气血虚少;或胎儿脐带缠颈气绝致死等,致胎儿死于母腹内。当急下死胎。

  • 毛姑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山慈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笠泽居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施沛条。

  • 木息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