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伏
一手伏脉。详伏脉条。
一手伏脉。详伏脉条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传》。即妊娠烦渴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栝楼,详该条。
即会阴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。因其脾胃之气未充,乳食过度,不能运化,蕴积化热,达于肌表,复感风热邪毒,故成此症。症见发热口渴,烦躁多啼,身多红晕,皮肤灼热,不思饮食;食积甚者,可见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荞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埋植疗法。见该条。
五善之一。口和不渴,小便清长者为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【生卒】:1885~1969【介绍】:字惠侯。湖南祁东人。随祖父天存习医,后曾行医于祁阳、桃源、衡阳、郴州、洪江、长沙等地,建国后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顾问。行医六十年,精于杂病、温病、妇科病治疗。其治
书名。清·张琦撰。10卷。成书于1829年。本书根据王冰注本的《素问》篇次,逐篇对原文重予校勘注释。黄元御《素灵微蕴》、章合节《素问阙疑》二书。指出错简脱衍者不下数百条,其校文以意定为多,间引《甲乙》
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