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香舒郁丸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炉甘石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南京中医学院《中医学概论》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六。即久咳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哮拔。详该条。
消法和补法同时并用的方法。一般用于虚实并见的证候。如心下痞满、饮食不振、神气怠倦、大便不畅,用枳实消痞丸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桐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林珮琴条。
病名。指湿盛伤脾的泄泻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又称濡泻,湿泻、洞泄、脾虚泄。《卫生宝鉴·泄痢门》:“内经云:湿胜则濡泄。……夫脾为五脏之至阴,其性恶寒湿。今寒湿之气,内客于脾,故不能裨助胃气,腐熟水
症候名。指呼吸时有哮鸣音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咳喘息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