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腰部有热的感觉。见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。腰为肾之府,肾虚或邪气在肾,可见腰热。《医学纲目》卷五:“热在腰或痛属肾。肾居腰,肾热则当腰亦热。”参见发热条。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急而重的病症,亦可指急性病、新发病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即刺三甲,详该条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方。黄芪、桂心、巴戟天、石斛(酒浸)、泽泻、茯苓、炮姜各三两,防风、独活、人参各二两,炮天雄、芍药、炮附子、半夏(汤洗七次)、细辛、白术、黄芩、天花粉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四钱,加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蒲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以定背部五脏腧穴的部位为主,故名。内容说明背部一些特定经穴大杼、膈俞、和肺、心、肝、脾、肾等五脏俞穴的位置,指出这些穴位只能用浅刺法和灸法,不能深刺,否则有伤及内脏的危险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破瘀消癥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