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伤食生痰,久积所致的咳嗽。《万病回春》卷二:“食积嗽者,痰嗽如胶也,……瓜蒌枳实汤加减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食积嗽,伤食生痰,久积发咳也,其脉数硬,必兼胸满噫酸,发热,或稠痰壅
【介绍】:见郑瀚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咯血》。指痰唾涎中带有血丝、血点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痰涎血者,脾家畜热所致,宜加味逍遥散,清肺汤;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,病尤为甚,其条分缕判,则有由六经之火者,宜山栀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庵摩勒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针刺时用手指拨动针柄以增强针感的方法。其法用拇、食指捏持针柄,以中指轻轻拨动针体。②推拿方法的一种。全称手指平推扣拨法。见上海中医学院《推拿学》。施术时嘱病员指明在作某一动作时最痛点的位置,并保持这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多因忧思气结,湿热瘀浊不化酿成。症为瘤体内有虫,生于胁下,宜外治为主。
医案著作。清·焦循记述。本书所述多为李炳治愈的疑难病案。每案阐明病因、病理、立法处方。
使用寒凉药物应避开寒凉主令之时,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用寒凉的药物或食物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参见“用热远热”条。
方书。20卷,附1卷。日人野谦亨撰,成书于1683年。汇辑张仲景以下历代医家,及日本汉方医家名方2000余首。按症详分为120门。每症辨寒热虚实、气血痰郁、脏腑经络,均用韵语概括要领。每方注明出处、功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。位于足大趾之尖端。主治便毒,穿踝疽等。艾炷灸3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