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五运六气的六气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阳明之上,燥气主之。”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岁金太过,燥气流行。”参五运六气条。②六淫之一。参见燥条。
指引经药。即方中的使药。又称引经报使,某种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,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。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、防风;阳明经病用升麻、葛根;少阳经病用柴胡。咽喉病用桔梗;上肢病用桑枝,下肢病用
见《片玉心书》。即风关。详该条。
见大观本草条。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心主惊,故病多惊悸哭叫,手足动摇,神乱不安等。心热则壮热,心胸热,口中气热,欲就冷,目上窜,目内赤,合面而睡,咬牙,欲言不能。实则发热,烦渴,叫哭,喜仰卧,惊搐。治宜清心泻热,用泻
病名。出明·楼英《医学纲目》。又名风喉、暴喘。为小儿“暴喘而胀满”(《证治准绳》)的危重证候。多由“胸膈积热,心火凌肺,痰热壅盛”(《幼幼集成》)所致。症见胸高气壅,肺胀喘满,两胁抬动,鼻翼扇动,大小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身体慢慢下蹲,腰直胸微挺,两手仰掌置于腰部,两掌前推,掌心相对,四指并拢,拇指外分,再收回至腰部,如此往返三次,在第四次推出时,身体慢慢起立,边推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对节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戊位。古天文学家取比较固定的恒星(二十八宿)以标志天体的部位。东西南北各七宿相连成一大圈,二十八宿各有方位。以十干之方位合之,则奎壁二宿当西北方戊位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丹天之气,经于牛女戊分。
运气术语。以十二支分主六气,则丑未主湿土之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丑未之上,太阴主之。”所指即为太阴湿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