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冯氏锦囊秘录

冯氏锦囊秘录

丛书。又名《冯氏锦囊》。50卷。清·冯兆张撰于1702年。包括《内经纂要》、《杂症大小合参》、《脉诀纂要》、《女科精要》、《外科精要》、《药按》、《痘疹全集》、《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》八种。分别介绍基础理论,脉诊,药物,内、儿、妇、外科病证证治。冯氏汇选各家精要,参以己见,重点介绍临床各科,对于儿科痘疹论述尤详。全书内容丰富,收集民间效方亦较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血箭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
  • 活血藤

    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疳毒眼

    病名。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:“小儿易饥而渴,瘦瘠,腹胀下利,作(通嘶)声,目病生翳,睫闭不开,眵泪如糊,久而流脓,俗谓之疳毒眼。”与小儿疳眼同,详该条。

  • 贺岳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汝瞻。海盐(今浙江海盐)人。因母病购买了许多医书研读,并与各方名医讨论,遂精通医术。著有《医经大旨》(存),《药性准绳》、《明医会要》、《诊脉家宝》等书,多佚。

  • 外感

    病因分类之一。指感受六淫、疫疠之气等外邪。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,或从口鼻吸入,均自外而入,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,故称。

  • 眼疸

    病证名。由脾经风热所致。症见下睑内生肉粒,色黄而软,细小如粟。治宜祛风清热。可选服银翘散或驱风散热饮子加减。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。参见粟疮条。

  • 土甘草豆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逆生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倒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张机

    【生卒】:二世纪中至三世纪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杰出医学家。字仲景,南郡涅阳(今河南南阳)人。他治学态度严谨,十分重视学习前代医家的医疗经验,采集当代医家的实践知识。在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的思想指导下,

  • 药园生

   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。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,共8名。参见药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