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茂
【生卒】:1397~1496年
【介绍】:
明代本草学家。字廷秀,号止庵。云南嵩明县杨林村人。读书很多,通晓经史各家书籍,并且精于医药。因不愿做官,居住在民间,常和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兄弟生活在一起。著述较多,在医药方面主要有《滇南本草》等书,是现存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完整和较早的著述,反映了他在医药上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对于民间经验的重视。
【生卒】:1397~1496年
【介绍】:
明代本草学家。字廷秀,号止庵。云南嵩明县杨林村人。读书很多,通晓经史各家书籍,并且精于医药。因不愿做官,居住在民间,常和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兄弟生活在一起。著述较多,在医药方面主要有《滇南本草》等书,是现存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完整和较早的著述,反映了他在医药上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对于民间经验的重视。
古病名。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大瘕泄者,里急后重,数至圊而不能便,茎中痛。”本病后人有数解:①即痢疾。《研经言》:“今之痢,即《难经》五泄中之大瘕泄。”②一种阴虚似痢症,由肾虚所致。《医贯·痢疾论》: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萝芙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田氏保婴集条。
见《医垒元戎》。即参苏饮第一方。见参苏饮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吉之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鍼》。即哮拔、醋呛哮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气噎、忧噎、食噎、劳噎、思噎五种噎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:“夫五噎,谓一曰气噎,二曰忧噎,三曰食噎,四曰劳噎,五曰思噎。虽有五名,皆由阴阳不和,三焦隔绝,津液不行,忧恚嗔怒所生。”
病名。外阴部炎症,局部皮肤红、肿、热、痛,甚至溃疡,起脓泡,分泌物增多。若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或有皲裂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。属带下、阴痒、阴疮范畴。宜清肝泻火利湿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外用熏洗药方:苦
书名。3卷。明·童养学纂辑。童氏以吴恕《伤寒活人指掌图》一书不能概括张仲景论述伤寒的全貌,且伤寒、杂病编次混淆,提出:“活人此书,害人亦此书。”遂予补注辨疑,将诸证区分为正伤寒、类伤寒及传经、直中等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