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。即珍珠散第一方,见珍珠散条。
方书。1卷。日本丹波雅忠辑于1081年,丹波元简校订于1795年。此书选录《肘后方》、《范汪方》、《小品方》及苏恭、陶弘景、陈藏器等34家晋唐医方242首,分为52门。辑蒐颇广,间有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明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增订治疔汇要》卷上。多由七情郁怒忧思,气血瘀滞,或食秽恶之品所致。症见疔生舌旁,形若开花,舌多紫色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此症百无一、二,犯者极凶,因怒气伤心肾,不开花者易治,开花而黑色者,心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即真德秀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胁部者,证治见疔疮条。
见潘子恒《广菌谱》。为蘑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唐书·艺文志》。2卷。唐·刘禹锡撰于818年。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。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、便、廉的原则,故在唐、宋方书中颇多引用。自元以后,渐次散佚。1959年,上海科技出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阳起石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