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枣花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。症见黑睛生星点状白翳,分布疏散,既不扩大,又不相连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大凡见珠上有星一、二颗,散而各自生,过一、二日看之不大者方
见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三十六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苍耳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出《瀛崖胜览》。即冬瓜,详该条。
出《两京记》。为李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荷苞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,见《医门法律》卷一。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,认为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;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”,“故阳性畏其衰,阴性畏其盛”(《类经附翼·大宝论》),因此治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密陀僧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冷涎呕吐。指泛吐痰涎,遇冷即发的病症。《证治要诀·诸嗽门》:“又有中脘伏痰,遇冷即发,俗谓之冷痫。”见冷涎呕吐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