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党人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外台秘要》作髓孔,即腰俞,见该条。
脏腑相合之一。胆附于肝,肝的余气聚于胆,对贮藏和疏泄胆汁,互为作用。肝足厥阴经脉与胆足少阳经脉互相络属。肝为脏,属阴;胆为腑,属阳。一脏一腑,阴阳表里互相输应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肝合胆,胆者中精之府”
病名。系指耳鸣之因于肝阳上亢所致者。治宜清肝泻火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参见耳鸣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南五味子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士奇。江苏武进人。因精于医术,在弘治间(1488~1505年)被征到京城,先后任御医等职。
病名。即席疮之今称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系痘疮入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黑骨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锦地罗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