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黄解毒汤

三黄解毒汤

①《妇科玉尺》卷二方。大黄黄连黄柏黄芩、焦栀子等分。水煎服。治妊娠伤寒五、六日后,表邪悉去,但烦躁发热大渴,小便赤,大便秘,或利下赤水六脉沉实,邪在里者。若得沉弦有力之肝脉,内症烦满消渴,倍栀子,加当归一钱半、甘草五分;得沉数有力之心脉,内症烦躁心中热,倍黄连,加麦门冬一钱;得沉缓有力之脾脉,内症腹胀满谵妄,倍大黄,加枳实厚朴各一钱;得沉滑有力之肺脉,内症喘咳胸满多嚏,倍黄连,加桔梗五分、葶苈子一钱;得沉实有力之肾脉,内症下重足肿,寒而逆,倍黄柏,加熟地黄一钱、炮姜五分。②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七方。黄连二钱,黄芩、焦栀子、黄柏各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治咽痛

猜你喜欢

  • 喻图南

    【介绍】:见喻化鹏条。

  • 桂圆肉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龙眼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保元大成汤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九方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芪、熟附子、山茱萸、砂仁、五味子、陈皮、木香、炙甘草。加生姜、大枣,水煎服。治溃疡元气素虚,精神怯弱,或脓水出多,神无所主,以致睡卧昏倦,手冷身凉

  • 虚家

   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诸四逆厥者,不可下之,虚家亦然。”

  • 小儿阴厥

    即小儿寒厥,详小儿厥证、小儿寒厥条。

  • 干癣

    病名。生于皮肤的一种慢性顽固性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:“干癣但有匡郭,皮枯索痒,搔之白屑出是也。”为风湿毒邪客于肌肤而成。患处皮损境界清楚、肥厚、干燥、裂口、瘙痒、搔之则有白屑脱落。治疗外搽黄连

  • 人言

    见《本事方》。为砒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气犯脾

    五行理论称为肝木乘脾土。由于肝气横逆,疏泄太过,影响脾胃,以致消化机能紊乱。主要证候有头眩、易怒、胸闷、胁痛以及脘腹胀痛、厌食、大便泄泻、脉弦等脾虚症状;若主要表现为嗳气、吞酸、呕吐等犯胃症状者,则称

  • 神圣复气汤

    《兰室秘藏·胃脘痛门》方。炮姜、炮附子、黄连(酒浸)、黄柏(酒浸)、枳壳(酒浸)、生地黄(酒洗)、川芎、蔓荆子各三分,防风、人参、郁李仁、橘红各五分,当归身(酒洗)六分,半夏、升麻各七分,藁本、甘草各

  • 神仙外应膏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五方。川乌一斤。为末,入砂锅内,加醋慢火熬如酱色,先用升麻、皮硝、生姜煎水洗患处,然后敷此药。治湿痰流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