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诗词古文>刘埙生平

刘埙生平介绍

刘埙(壎xūn1240-1319)字起潜,号水云村。学者称水村先生。江西南丰人。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。宋末元初学者、诗人、评论家。>>查看刘埙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刘埙是元初江西颇有名气的儒生。生于宋理宗嘉熙四年。读书于麻姑山,刻苦肄习。研经究史,网罗百氏,文思如涌泉,宋季与同里谌祐自求各以诗文鸣。年三十七而宋亡,越十八年,入元后年五十五为“盱郡学正”。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路儒学教授。1311年七十二岁为南剑州学官。既满,诸生复留授业者,三年乃归。卒于元仁宗延祐六年,年八十。

  刘埙与陈苑、赵偕等是元代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传人。“尊陆九渊为正传,而援引朱子以合之。”在他所处的时代,朱学大盛,陆学受排挤。而他却崇尚陆学,并竭力为陆九洲争正统地位。依刘埙来看,陆九渊不仅是儒家道统的正传,而且是道统的“成终者”。他时常把朱、张、吕、陆四人相提并论, 而其中又推重朱、陆,以朱陆并称。尤推崇陆九渊,认为“陆氏之学,将大明于世。”明代产生了王阳明的“心学”,陆学果得以复兴。

  刘埙博览,才力雄放,工诗文,尤长于四六。对中国古代戏剧尤其是南丰傩戏有研究,其《水云村稿》中《词人吴用章传》载“至咸淳,永嘉戏曲出,南丰泼少年化之”的文字,是至今最早记载“戏曲”一词的史料,亦说明南丰戏曲文化之早之盛,是研究南丰戏曲文化的珍贵史料。

  他还是元代文学批评家,其《隐居通义》列举了前代许多著名的诗人,如陶渊明、李白、王维、贾岛等,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,对他们的诗歌风格进行评析。通过对历代名家的评析,为人们认识诗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。

  著有《隐居通议》31卷、《水云村泯稿》、《水云村稿》15卷、《经说讲义》、《哀鉴》、《英华录》,凡百二十五卷。

  刘埙比陈文龙小8岁,陈文龙于咸淳四年(1268)得中状元,初授镇东军节度判官,后诏授秘书省校书郎兼崇政殿说书,咸淳八年迁为监察御史。咸淳九年,因弹劾宰相贾似道党羽,触怒贾似道,被出知江西抚州。陈文龙在抚州任太守时,已闻刘埙之名,期望他能往来谈论诗文。一日,刘埙因饯送曾通守赴袁州,就顺路去拜谒陈文龙。两人一见如故,推心置腹,话语不休,并相期千载。

  咸淳十年冬,度宗崩,恭帝即位,首授朱文昌祀孙为京西、湖北、四川宣抚使,镇江陵。陈文龙嘱刘埙作贺语,刘埙即提笔写道:“出命九重,宣威六路。天昌宋祚,乾元初御于正朝;地重荆州,涣号首开于大阃。”陈文龙见后大加称赞。没过多久,贾似道又指使台臣李可弹劾罢免陈文龙,于是陈文龙解郡绶南归,从盱江下船。刘埙闻讯,急忙驰马出桥南,为陈文龙饯别,并把写好的《送抚州太守陈太卿归莆阳》一诗赠予文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昙伦

    (?—626)隋唐时僧。汴州浚仪人。俗姓孙。年十三出家。受戒后,不读经礼佛,唯闭房不出,行住坐卧唯以念心为志。隋文帝仁寿二年,召住京师大庆严寺。卒年八十余。其参禅之偈,六祖慧能曾称之。

  • 郑概

    生卒年不详。排行十六。代宗广德元年(763)至大历五年(770)在浙东节度幕,与鲍防、严维等数十人联唱,结集为《大历年浙东联唱集》。事迹散见《唐诗纪事》卷四七、《会稽掇英总集》卷一四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首,又联句2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补联句10首。

  • 郑襄

    郑襄,字赞侯,江夏人。官太湖知县。有《久芬室诗集》。

  • 叶小鸾

    叶小鸾(1616~1632)明末才女。字琼章,一字瑶期,吴江(今属江苏苏州)人,文学家叶绍袁、沈宜修幼女。貌姣好,工诗,善围棋及琴,又能画,绘山水及落花飞碟,皆有韵致,将嫁而卒,有集名《返生香》。

  • 汤舜民

    汤舜民,元末明初戏曲作家,号菊庄,字、生卒年、生平事迹均不详,象山(今属浙江)人。补本县吏,非其志也。后落魄江湖间。好滑稽,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。文皇帝在燕邸时,宠遇甚厚,永乐间恩赍常及。所作乐府、套数、小令极多,语皆工巧,江湖盛传之。所撰杂剧2种:《瑞仙亭》、《娇红记》,惜已佚。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曲格势,喻如“锦屏春风”。

  • 王士毅

    (1285—1356)元绍兴馀姚人,字子英,号东皋处士。尝任芦花场典史,后弃去。从黄叔英游,益知道德性命之奥,自是学愈粹,而行愈高。居家不仕,行游湖山间。

  • 王建

    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

  • 温子升

    (495—547)北魏济阴冤句人,字鹏举。自云为晋温峤之后。博学善文章。初为广阳王元渊贱客,教诸奴子书。孝明帝熙平初,对策高第,补御史,台中文笔皆出其手。孝明帝正光末,随元渊镇压六镇起事,为东北道行台郎中,军国文翰皆出其手。孝庄帝建义初,为南主客郎中,修起居注。孝庄帝诛尔朱荣,子升参预谋画。尔朱兆入洛,惧祸逃匿。孝武帝永熙中,复官侍读,兼舍人。后领本州大中正。东魏时高澄引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。疑其知元仅等谋反,投之晋阳狱中,饿死。子升文笔,当时已传于江南,为梁武帝所称,又远传至吐谷浑。今有《温侍读集》明辑本。

  • 黄石公

    黄石公,约前292年-前195年,秦汉时人,后得道成仙,被道教纳入神谱。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,排名第五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称其避秦世之乱,隐居东海下邳。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,亡匿下邳。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。黄石公三试张良后,授与《素书》,临别时有言:“十三年后,在济北谷城山下,黄石公即我矣。”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,并于十三年后,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,取而葆祠之。后世流传有黄石公《素书》和《黄石公三略》。

  • 俞晖

    俞晖,字国光,号小泉居士,无锡人。子宪,辑明百家诗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