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iān

【源】①系自子姓。宋平公子御戎,字子边,其孙边卬为司徒,后因氏(7,9,11,12,17)。一说,宋公子城之后,城字子边(12,21,62)。②边,商时侯国,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,见《国名纪》(9,12,17)。③清高丽人姓,世居易州(23)。今朝鲜族姓。④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,清满洲八旗姓边佳氏、博尔济氏、沙拉氏等后均有改为边氏者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陇西(418),陈留、金城(7,17,60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江西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边姓人口50%。【人】边凤,东汉时陈留人,京兆尹(9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塔城、布尔津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鲜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子姓。宋公子城之后,以字子边。”②“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,以王父字为氏。孙邛,为司徒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陈留风俗传》谓:“宋平公公子戍(《姓氏词典》引作‘春秋宋平公公子戍……’)字子边,其后为边氏。”③“又,周大夫有边伯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“实则商有边氏。周大夫边伯,其后也。”此似以国为氏。④清代高丽族姓氏。世居易州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⑤或为满族之边佳氏、博尔济氏、沙拉氏所收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汉代有边韶,又有边让,九江太守;唐代有边鸾,画家;明代有边维新,又有边宁;清代有边浴礼,河南布政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é【源】 古有盇国,盇即��也。汉景帝封后之兄王信为盇侯,即古盇国地(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北80里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与盍同(62)。【

  • 子淵

    读音:Zǐyuān【源】 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公子湫,字子渊,其后以为氏(4,17,60)。【变】 在《姓纂》中林宝因避唐高祖李渊之讳,将子渊改写作〔子泉〕(4,60),实无子泉氏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

  • 鹿盧

    读音:Lùlú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甘肃伏羌县(故城在今甘肃甘谷)有鹿卢山,或以地为氏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逼阳

    读音:bī yáng逼阳,妘姓国,为晋所灭,子孙因氏焉。(见《世本》)祝融之孙,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騰吴

    读音:Ténɡwú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孟连腊雷区海东村(161)。

  • 肯瞿

    读音:Kěnq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某斯都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píng【源】 ①古有屏国,相传系炎帝时诸侯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晋国赵衰子括食采于屏,称屏括,又号屏季,后因氏(11,17,60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

  • 读音:xiāo帝鸿生白民,白民销姓。(见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)

  • 读音:wǒ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子子我之后有我氏(60,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春秋齐公子子我之

  • 克撤克

    读音:kèchèkè【源】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校英泰之妻为克撤克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