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奚
后魏献帝以弟为达奚氏,后改为奚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后魏孝文帝以献帝第三兄之后为达奚氏,寻又改为奚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▲<北周>达奚武,代人,东秦州刺史。<隋>达奚长儒,代人,大将军。
后魏献帝以弟为达奚氏,后改为奚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后魏孝文帝以献帝第三兄之后为达奚氏,寻又改为奚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▲<北周>达奚武,代人,东秦州刺史。<隋>达奚长儒,代人,大将军。
读音:E-lǔlā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咬咬,阿鲁剌氏,嗣广平王,元至正中降河南省平章,后迁辽阳行省左丞相,又改甘肃左丞相(399)。
读音:Y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一说。宜为古掌巨业之官之后,以职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魏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业遵,宋时燕人(7,11,17
读音:Eùlèzhá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穆克登布之妻为布勒扎氏(260)。
读音:Chīyí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(5,7,12)。②范蠡,字少伯,春秋时楚人,事越灭吴,尊为上将军,以勾践难以共安乐,乃辞去,变易姓名,历齐至陶,自号为鸱夷子皮,后人以号为氏,见《史记》
读音:cháng尝,姓,齐孟尝君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
读音:Shèngtú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支裔有申屠氏、胜屠氏、胜氏、胜徒氏(19,21)。
读音:jiǎo【音】 《万姓统谱》湫:音秋,(Qiū)(15)。然念秋或有误。因湫、椒古时通用,又春秋时有湫邑,音椒,故姓宜念椒。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春秋时楚有湫邑(故城在今湖北
读音:Hǎiduōrèlóng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博嘎尔部落之海多氏 (族) 分族而为热隆氏 (家),氏氏连排,如海多热隆·大汪。大汪,人名; 海多热隆,氏氏相连——海多,氏族名; 热隆,家族
读音:Yǐ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即蚁氏(91)。【望】蜀郡(17,418)。【布】台湾新竹、台北(68,261)、福建莆田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螘硕,字式瓒,福建莆田人(67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
读音:Shīqí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有师祁氏(60,62)【人】 师祁黎,春秋时楚国人(12,17)。师祁番,汉时郎中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、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