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相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熊相宜僚之后(12)。一说,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(6,60,62)。【望】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熊相祁,楚怀王时将军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英贤传》 楚熊相宜僚之后。”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芈姓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云:“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。”然而,宜僚乃春秋楚庄王时人; 季文为战国楚威王时人。二者相距约三百年,当以宜僚为熊相氏之始。)
战国楚怀王时有熊相祁,为将军。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熊相宜僚之后(12)。一说,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(6,60,62)。【望】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熊相祁,楚怀王时将军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英贤传》 楚熊相宜僚之后。”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芈姓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云:“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。”然而,宜僚乃春秋楚庄王时人; 季文为战国楚威王时人。二者相距约三百年,当以宜僚为熊相氏之始。)
战国楚怀王时有熊相祁,为将军。
读音:Dōu【综】 即兜姓。今新加坡华人有此姓。
读音:Sīji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“揭”乃“褐”之误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Mǎyáng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七捏保之妻为马扬氏(260)。
读音:píng zhōu【源】 平州氏功大不赏,功臣怒而生变,平州出奔,见《周书·史记篇》。平州在山西介休西,见《盟会图疏》,是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
读音:Shěn沈姓出自姬姓, 以国为姓。周文王第十子季载, 因平叛有功, 被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, 后周成王将季载封于沈国, 沈国后为蔡国所灭, 季载之后逃奔楚国, 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姓, 称沈氏。沈
读音:Bō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元史》收载。“元有拨绰、拨彻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Qìng【源】①汤七佐有庆辅(11)。②系自姜姓。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庆克,为齐大夫,亦谓之庆父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6,7,9,12,60)。③系自妫姓。陈桓公五世孙庆虎之后(5,7,17,60)。
读音:Lí【源】 ①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与棃同(62)。②水族姓。【望】 淮南(418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广丰(328)、兴国(353)、新干(400)、广西都安(288)、北京、广东
读音:Éěr纳西族姓氏。本家名,或以代姓,后改为单姓“旺”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纳西族》。
读音:Sūsh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“唐有苏失利之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