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àn

【音】 又音韩(Hàn)(396)。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62)。一说,源出“可汗”一词(396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平陆(298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江西宁都(280)、兴国(353)、江苏武进(314)、福建厦门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汗明,周时人,楚国春申君之客卿(7,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,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汗明,楚客。”未详其源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音 “呼广切”,归 “上声” 部,当与“” (hàn) 姓不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蘇濟勒

    读音:Yīsūjǐlè【综】 辽时姓。辽时苏尔威汗分二舒敏为王,一曰伊苏济勒氏,国舅族也(24,63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为金王室外戚族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苏尔威汗分二苏敏为

  • 圖勒哩

    读音:Túl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图勒理〕(260)。【人】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和成额之妻为图勒哩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

  • 读音:Fà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监利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上声” 部,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注云: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 範,亦作笵,铸造

  • 读音:báo【综】 匏敏,汉时山阳令(15,21,24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或音,其注引《奇姓通》 云: “汉有匏敏,为山阳令。” (按: 此字当音páo,本指匏瓜,即瓢葫芦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 【望】东海(17,418)。 【人】澓仲翁,汉宣帝之师(7,9,12,15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“入声”

  • 读音:Sh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一说,即䜣氏(26,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攣鞮

    读音:Luántí【综】 匈奴单于姓(7,11,17,60)。亦作〔栾提〕、〔栾鞮〕(17)、〔虖连鞮〕(60,63)、虚连题(17,62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匈奴单于

  • 浮萊

    读音:Fúlái【源】 成汤之裔封莱,莱子浮柔奔棠,晏弱迁之郳,其后有浮莱氏、浮氏(6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莱共公浮柔奔棠,晏弱迁之郳(按:

  • 查爾和特

    读音:Zhā’ěrhét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达兰泰之妻为查尔和特氏(260)。

  • 樂利

    读音:Yuèlì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(6,7,12,15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。”以族为氏,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