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ōng

松姓起源比较有趣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曾到泰山祭祀,在立石、封祠祀后下山途中,突遇大雨,而山上无处躲雨,于是秦始皇就立于松下躲雨。不久风息雨停,秦始皇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,当场赏封该树为“五大夫”。此后当地就有人以“五大夫”———“”为姓氏。

松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一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秦始皇遇雨避松下,封松为五大夫,后人因以为氏(15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12)。②清时云南丽江府中甸厅土千总、石鼓(今丽江西北)土把总均为松氏,系藏族(253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辽阳(23)。【望】东莞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松赟,隋时北海人,为石门府队正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广东之吴川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壮、彝、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“秦始皇遇雨避松下,封松为五大夫,后人因氏焉。望出东莞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尚友录》 亦云: “秦封松为大夫,因氏。”

隋代有松赞; 唐代有松寿; 明代有松晃,长芦运司经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2)。古有讙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齐人归讙是也,见《左传》。因氏(17,26,62)。讙即下讙,春秋时鲁邑(故城在今山东肥城西南)(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酄〕(17

  • 卓奇

    读音:Zhuō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黑龙江、界凡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及界凡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何必克

    读音:Hébìkè羌族姓氏。本房名,或以为姓。今四川文理县有分布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。

  • 公壻

    读音:Gōngxú【源】 春秋时晋公族有公壻氏(17,62)。【人】 公壻池,见《左传》(17,63)。

  • 瑚玉魯

    读音:Húyùlǔ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dān【音】 又音檀(Tán)(7,11,12,16)。【源】 或源出旦姓(60,62)。【望】 平卢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但钦,汉时西域都护(11,12,60)。但

  • 读音:Shà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、福建之邵武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tà【源】 突厥部有蹋氏,或系鲜卑蹋顿(即辽西乌桓酋)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 《姓氏寻源》注其源: ①“突厥部有蹋氏。”②“亦或鲜卑蹋顿之

  • 都播

    读音:Dūbō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本古部族名,北魏时高车部有都播族,族人或以族为姓。遂称都播氏。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读音:Shā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