晃豁壇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。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晃兀摊氏之别译);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鸿和坦”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。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晃兀摊氏之别译);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鸿和坦”。
读音:míng【源】 ①虞大夫食采于鄍(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20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60,62)。②系自姒姓,见《春秋公子谱》(9,60,91)。③又为陈邑,因氏(60)。【变】 亦作冥(8,
读音:hú shā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21,60,62)。【人】 胡沙补,金时完颜部人,太祖时将(21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金姓。”《金史》有胡沙·补,完颜部人;
读音:Dá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锡喇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Yèhèjuéluó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多尔炳阿之妻为叶赫觉罗氏(260)。
读音:Hélǔwē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迭里弥实,字子初,合鲁温氏,累官漳州路达鲁花赤。子六十,任速古儿赤。子普颜帖木儿,任江西行省通事(399)。
读音:shū liǎo【源】 舒蓼,周时偃姓小国,古帝皋陶之后,与舒庸、舒鸠、舒龙、舒鲍、舒龚等统称群舒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。舒蓼,在楚东部光州(故治在今河南潢川)(4,12,15,17)。历
读音:zhù hé【源】 祝融之后有祝宗氏、祝和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即祝龢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云:“据 《路史·前记》
读音:Duōjíféngwā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261)。
读音:Yí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èlǔtè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又称〔孛罕和洲〕,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和南部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