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ū

於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,据说黄帝有臣子名於则,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———履,结束了古人光脚的历史,被封于内乡,其子孙后代以於为姓,通常认为,於则是於姓的始祖。二是以封地为姓,相传黄帝裔孙被封于商於(今河南淅川西南),其后以封地为姓,遂为於氏。

於姓历史人物有於仲完。明洪武中因聪明正直被荐举,任永新知县。南乡民龙仁和起事,千户欲屠杀南乡民众,被其制止。后乡人生子多以“仲完”为名,以志其德。

於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零三位。


【音】 亦音淤(Yū)(85),又音乌(Wū)(17)。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臣於则始作履,封于於(故城在今河南内乡),其后以地为氏,见《世本》(17,60)。 ②春秋时鲁公族有於姓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汉时匈奴姓。汉武帝元朔三年,封匈奴单于太子於单为涉安侯,见《汉书》(242)。④鲜卑人姓。东汉建武三十年,於仇贲率种人慕义内属,见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(242)。【望】 广陵、京兆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於授,三国时袁绍部将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广西之灌阳、云南之陇川、湖北之洪湖、辽宁之清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世本》黄帝臣有於则,始作履,封於内乡,有於村,与商近,《史记》 ‘商於之地’ 是也。后以为望出广陵、京兆。”

汉代有於单,涉安侯; 唐代有於澄,宇文化及将; 宋代有於清言; 明代有於竹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勒班

    读音:Ālèbān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西王

    读音:Xīwáng【源】 以地为氏。即《尔雅·泽地》中四荒之西王母国(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新序》云:“子夏曰:‘禹学于西王国。’”(按:古西羌

  • 读音:Chú【源】 ①本姓邹,后去邑为刍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战国时楚考烈之庶子负刍,立四年,秦始王之将王翦败楚师于蕲(故城在今安徽宿县)后破楚国,虏负刍,楚遂灭,后人以刍为氏(60,62)。

  • 读音:zhú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孤竹君,殷汤时所封(亦作觚竹),汉时属辽西郡,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南12里,孤竹君姓墨胎氏,有二子为伯夷和叔齐,有让国之贤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1,17,60)。②汉时

  • 喀爾努克

    读音:Kāěrnǔ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zhú郑大夫烛之武后,不得氏以其居烛地,故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園公

    读音:Yuángōng【源】 汉时商山四皓有东园公,后有园公氏(9,63)。按东园公为汉时商山四皓之一,史失其名,《字汇》以园公为姓,非(80)。据张澍考证,园公名庚,襄邑人(26)。《陈留传》作圈公

  • 什祖

    读音:shí zǔ【源】 季连产什祖氏,什祖氏产内熊,见《大戴礼·帝系》(76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大戴礼·帝系》注云: “季连产什祖氏。什祖氏产内熊。” 未详其他

  • 八剌忽䚟

    读音:Bālāhūdǎ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《南村辍耕录》作〔八鲁剌忽〕(13)、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巴哩勒都〕和〔巴哩勒呼〕(24)。【人】 唵木海(一作乌木罕),八剌忽歹氏,元太祖时

  • 髠民

    读音:Kūnmīn【源】 黄帝庶子依姓之系。依姓之后有依氏、髠民氏(1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