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怯烈

怯烈

读音:Qièliè

【源】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,为元时蒙古一部,以部为氏(397)。《元史》分克烈、怯烈为二姓,实系同源。【变】 亦作〔怯列〕、〔蒙古怯烈〕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奇味〕(24)。【人】 也先不花,蒙古怯烈氏,元裕宗时封燕王,成宗时历官湖广行省平章、上柱国、荣禄大夫(61)。哈散纳,怯烈氏,一作〔怯烈亦〕(61)。从元太祖征王罕有功,太宗时授平阳、太原两路达鲁花赤(57,61,399)。达理麻识理,怯烈氏,一作〔怯烈台〕(57,61),元时开平人,至正中官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,仕至知枢密院事(57,61,399)。

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顺帝时右丞相搠思监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即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所收却特氏之别译。) 参见 “却特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思

    读音:gōng sī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氏之族公思展,其后以字为氏(7,17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鲁季氏之族曰公思展,后人以字

  • 梁賀侯豆

    读音:Liánghèhóudòu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
  • 读音:tái出自少昊氏台骀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k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kān,且特别加注“不念kàn”

  • 濁繇

    读音:Zhuóyóu【源】 传说为远古复姓,见《穆天子传》(17,20,62,9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“浊”云: “《穆天子传》有浊繇氏。浊为浊繇氏之后。”

  • 读音:Zhǐ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ē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为歌滥、歌逻、歌咄施等姓所改(62)。【布】 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,未

  • 縣潘

    读音:Xuánpā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卫大夫柳庄卒,君赠邑裘、县潘二氏。书,纳诸棺。见《礼记》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云: “《礼记》卫

  • 读音:J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蕺,草名,又名鱼腥草,疑或以草名为姓,如兰、蕙之类。)

  • 读音:Yǔ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