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
【源】出自哥舒氏(60,62)。 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据 《宋文宪集》而注其源: ① “为哥舒氏所改。” ②又,“勃尼国有哥氏。”
隋有哥多毗; 唐有哥愣; 宋有哥心。
【源】出自哥舒氏(60,62)。 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据 《宋文宪集》而注其源: ① “为哥舒氏所改。” ②又,“勃尼国有哥氏。”
隋有哥多毗; 唐有哥愣; 宋有哥心。
读音:Yǐy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亦载,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北魏有都督乙于贵。”
读音:qiáo rú婆利国王姓憍如,自古未通中国,梁天监中,遣使朝献。(见《南史》)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, 其注据 《南史》 云: “婆利国王姓㤭如,自古
读音:Gōngs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玊,音 ‘肃’。黄帝时公玊带造明堂”。且将其归入 “以鲁人字为氏” 之列,不详其意。《史记·武帝纪》: “上欲治明堂奉高
读音:qí【源】 见《氏族志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山东肥城有此姓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,19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万姓统
读音:wǔ【源】 ①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,是五姓之祖(60,62)。②本伍氏,避仇去人为五(6,21,62)。或,古时“五”、“伍”字相通(60)。③清时云南思茅厅易武(今猛腊易武)土把总姓五(253)
读音:Náo/Nau【源】 鬼騩氏之后有嵬氏、饶氏、挠氏、刹氏、鬼騩氏(19,21)。
读音:Shūj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“舒” 云: “一曰舒鸠氏,子爵,偃姓,皋陶之后也。舒子平,僖三年,为徐所灭,其后复立。襄二十一年,舒鸠子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
读音:Yānggélè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。本为寨名,或以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有载。
读音:Sūlóng珞巴族姓氏。当由 “布瑞” 所改,本部落名,或以为姓。(按: 苏龙部自称为“布瑞”。布瑞人全部沦为奴隶后,才被其他部落的人称为“苏龙”,意为“在森林里腐烂的人”。见 《中
读音:Mǐngbùnāzhēng【源】西夏人复姓(240)。系酩布、那征二姓所合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