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péi【源】 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伾氏、㚰氏、邳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5),河东(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引 《纂要》收载,其注云
读音:Zē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丰城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甑,古代陶制蒸锅,用如后世之锅上再加笼屉。疑即以此炊具为姓。)
读音:xī dú guān宇文部大人有悉独官氏。(见《魏书》)
读音:A-kuí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金肯家支,四川甘洛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。一是以谥号为氏,源于子姓。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,姓子,名履,死后谥号为成汤。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,成为汤氏。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,出自子姓,因避祸
读音:Túlǔbǔtái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秃鲁八歹”。
读音:Tiánzhāng【源】 春秋时郑公族有田章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源于姬姓,出
读音:Chí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。古有世居于护城河畔者,便以池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战国时,公子池在秦朝为大司马,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为姓。池姓主要起源于秦
读音:tǔ tū【源】 以部族名为氏。北魏时女水上有吐突邻部,见《北史》(11,60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人】 吐突承璀,唐时之代人,以黄门直东宫,累擢左监门将军、左神策护军中尉、封蓟国
读音:À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贵姓何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