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宮
【源】 ①其先有食邑南宫(故城在今河北南宫)者,以官为氏(7)。②周文王四友南宫适之后(17,21,62)。一说,周文王时八士,有南宫氏,见《世本》(60)。③春秋时鲁孟僖子之子仲孙阅,居南宫,号南宫敬叔,因以为氏(7,12,17,60)。④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河南(17),河内(418)。【布】 江西修水(304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吉林延吉、河北满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南宫括,春秋时鲁人,孔子弟子(21)。南宫诚,宋时分宁(即今江西修水)人,天圣年登科(21)。
【源】 ①其先有食邑南宫(故城在今河北南宫)者,以官为氏(7)。②周文王四友南宫适之后(17,21,62)。一说,周文王时八士,有南宫氏,见《世本》(60)。③春秋时鲁孟僖子之子仲孙阅,居南宫,号南宫敬叔,因以为氏(7,12,17,60)。④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河南(17),河内(418)。【布】 江西修水(304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吉林延吉、河北满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南宫括,春秋时鲁人,孔子弟子(21)。南宫诚,宋时分宁(即今江西修水)人,天圣年登科(21)。
读音:G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云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云南之马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
读音:Rò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高雄(64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。藏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
读音:dǔ ào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有堵敖氏(60,62)。楚文王之子熊囏号堵敖,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楚有堵敖氏。” (按: 疑
读音:chì lú高车十二姓,有叱卢氏。(见《魏书》)叱卢氏,改为叱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▲<西秦>叱卢乌孤拔,建威将军。
读音:Shì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元代有势都儿。
读音:Wū’ěrhūnuò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乌尔呼诺特氏(259)。
读音:dǔ sī《战国·魏策》有睹斯赞。
读音:Zhūláchìtì/Julaei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都希、巴彦汉苏木、大板镇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Nòuyāng【综】 春秋时卫大夫石腊家臣有獳羊肩,见《左传》(11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《左传
读音:Shābǐqìn/Sabi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汉姓为勺,内蒙古巴林右旗都希苏木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