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uán

元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为元氏。二是改姓。后魏本姓拓跋,至孝文帝更为元氏。北宋时赵匡胤父名玄朗,下令天下玄姓改元姓。三是出自殷商元铣之后。殷商时有名臣元铣,他的后代即以元为姓氏。

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河南、河北一带。望族居于河南郡,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。此外,在湖南、江西等地也有元姓家族的分布。

元姓历史人物有元宏,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。其致力于汉化,改姓元氏,诸鲜卑姓均改为汉姓。元结,唐文学家。反对形式主义诗风,抨击绮靡浮华而提倡质朴淳厚,主张发挥文学的“救世劝俗”作用。其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,谴责官吏的横征暴敛。其文全用散体,多讨论时政,文风古朴。元稹,唐著名诗人。与白居易并称为“元白”。他早期刚直敢谏,不惮权贵,文学观点亦与白居易一致,强调诗歌的政治讽喻作用,推崇杜甫“即事名篇,无复倚傍”的创作经验,最先注意到李绅《新题乐府》,并起而和之,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。元好问,金末文学家。工诗文,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。其诗词风格沉郁,并多伤事感世之作。晚年致力于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,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参考。

元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九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商时帝乙废弃,立辛(即纣王)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》(60,62)。此为元氏之始。②春秋时卫大夫元咺之后,其先食采于元(故城在今河北元氏西北),遂以为氏(6,9,12,15,17)。③春秋时黎武侯公子元之采邑(故城或在今山西高平),其后以为氏(1,60)。④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氏为元氏(15,17,21,60)。⑤唐天授年间代北姓纥骨氏改为元氏(6,60,70)。⑥隋时代北姓是云氏改为元氏(6,60)。⑦景氏改为元氏(21)。⑧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改临川危氏为元氏(7)。⑨金时东女真人有元氏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⑩玄武为传说中之北方神,宋时金国据于北方,为避玄字之讳,遂改玄氏为元氏(91)。清时避圣祖玄烨之名讳,亦改玄氏为元氏(21,91)。⑪蒙古(105)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太原、河南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元颢,北魏时相州刺史、北海王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景县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监利及老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吴川、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纳西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元都,古诸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元都乃夏商以前之诸侯国,其后以国为氏,省而为 “”。②又注: “ 《左传》 卫大夫元咺之后也。咺食邑於元,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,子孙以邑为氏。” ③或为拓跋氏所改,出自鲜卑族。郑樵又注: “拓跋氏云: 黄帝子昌意之后。昌意少子封居北土。世为鲜卑君长 (《宋书》 云: ‘李陵之后’)。自昌意三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。都云中。至道武皇帝,始改号魏。至孝文帝,更为元氏,都洛阳。”④又注: “纥骨氏改为元氏,” 纥骨氏,北魏高车族姓氏。鲜卑族亦有此姓——献帝以兄为纥骨氏,后改为胡氏。一说改为 “骨氏”。⑤又注: “是云氏改为元氏。” 是云氏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原为鲜卑族姓氏。其中有的改姓 ‘是’; 有的沿至今。”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有改为云氏”; 云,当为 “” 之误。⑥又注: “景氏改为元氏。”未道其详。⑦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以元为氏。”疑此当以名为氏。⑧又引清张澍之论称: “荒史: 帝乙废弃立受辛,太史元铣据法力争,是商时即有元氏。” ⑨又据 《路史》 注云: “宋避玄字讳,改为元氏。”是则为玄姓所改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玄武为传说中的北方之神,宋代金国据北方,另避讳,将玄氏改为元氏。”⑩或为危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 称: “五代吴越危全讽,钱镠恶其姓,改为元氏。元给,其裔也。”

北魏有元猛; 唐代有元结、元稹; 金代有元好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竇水

    读音:Dòushuǐ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赫納

    读音:Hènà【综】清满洲镶蓝旗中有赫纳氏(259)。

  • 读音:rán【源】 ①夏禹之臣有然子堪,当系然姓之祖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子然,子然之孙丹奔楚为右尹,以字为氏(4,7,12,17)。③纳西族姓,以豹为图腾的氏族名(432)。【

  • 读音:Yóu【源】 春秋时晋人王良为赵简子御,食采于邮(故城或在今山西境内),号邮良,亦称邮无恤,子孙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7,17,60)。【望】 临淄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大陆(91)、

  • 困没长

    读音:kùn mò zhǎng骠国,其王姓困没长,名摩罗惹。(见《唐书·南诏传》)骠王姓困没长。(见《唐书·南蛮骠传》)

  • 弋門

    读音:Yì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汉阳人”“以地为氏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苑》作“‘渔阳人有弋门氏’,盖居于弋门,以为氏。”漢(汉)、渔形近而讹

  • 司褐

    读音:sī hè【综】 周时有司褐拘,见《汉书·古今人物表》。又,春秋时楚灵王大夫司褐扶,见《韩非子》(12)。司褐氏始此(60,62),《元和姓纂》作〔司揭〕(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奇德哩

    读音:Qídé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后改为祁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

  • 勒總

    读音:Lèzǒng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。汉意为“金”。此姓系陇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霍爾

    读音:Huò’ěr【综】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霍尔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