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幾
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1,2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幾(几)氏。《通鉴》作侯幾(几) 氏。”又,疑与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之“俟畿” 氏同。
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1,2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幾(几)氏。《通鉴》作侯幾(几) 氏。”又,疑与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之“俟畿” 氏同。
读音:ao敖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帝颛顼之师大敖的后人以祖辈名字命姓,有敖姓。二是出自芈姓,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凡是被废或被弑得不到谥号者,均称之为敖,其后有敖姓。敖姓望族
读音:Sh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莱阳有此姓(62)。
读音:Zàngrén【综】 土族姓。土语“藏仁”意为好善,世居青海互助,汉姓为何(195)。
读音:Shīl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尸利鸠摩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Fùxià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榆次市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ěxiān【源】 非汉族姓,见《姓乛》(17,62)。一说,明时北方瓦剌部可汗也先之后(91)。【变】 一作〔野仙〕(17,62)。【人】 野仙普化,曾任四川廉访使,见《元史》(17,62)。
读音:Dàogǒng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Wú【源】 见《姓觽》(17)。【望】 濮阳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千家姓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Sīníyě【综】 佤族姓。亦作〔塞泥也〕,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读音:Fā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辽宁灯塔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载,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