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ú

俞姓相传为黄帝臣跗之后。黄帝时有名医跗,医术高超,精于脉经。古“”字与“腧”字相通,又腧为“脉之所注”,俞又同痊愈之愈同音,故跗又称俞跗,其后人为光大先人医术,称为俞氏。另外出自他族改姓。

隋唐或以前,俞姓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湖北等省。唐武则天时,俞文俊被流放到岭南,俞姓由此到达广东和广西一带。宋代以后,俞姓广泛分布于今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苏、江西一带。明初,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北、天津等地。如今,俞姓尤以安徽、浙江、江苏等省为多。

俞姓历史人物有俞桂,宋代官吏、诗人。进士及第,曾守海滨,政事之余,不废吟咏。有《渔溪诗稿》。俞琰,宋末元初道教学者。以辞赋闻名,于《周易》尤为精通,撰有《周易集说》《易图纂要》等。俞山,明代大臣。工诗,善大篆,亦精墨梅。有《梅庄集》。俞大猷,明代抗倭名将,他博读兵法,有将才,官至总兵。曾屡率水军打败倭寇,其军被称为“俞家军”。俞平伯,中国作家、学者。有作品《冬夜》《燕知草》《杂拌儿》等。所著《红楼梦研究》为“新红学派”代表之一,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。

俞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五十七位。


【音】 俞氏有Chòu、Shū、Yú、Yù四音,且源出不同。【源】 汉时人姓,见《广韵》(80)。【变】 或即鄃(7)。疑与侴同(7,62)。【布】 宋时衡州有此姓(7,62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平声; 又,‘吐溜切’。古有俞跗,唐天后时有俞文俊,江陵人也。今为平声之氏甚多。望出河东、河间。”

一音yú,为现行常见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拉庫勒

    读音:Lākùl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穆楞扎喇(23,63,180)。【人】拉库勒卓尔泰,清满洲镶黄旗人,世居穆楞扎喇,雍正中以征西藏功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

  • 读音:Pú濮姓起源出自姬姓。春秋时,卫国有大夫封于濮(今河南濮阳东濮城),其后以封地为姓。濮姓早期居住在今豫北地区。濮姓历史人物有明代官员濮真,远征高丽时被俘,拒绝诱降,自刎而死。濮姓在《百家

  • 答答

    读音:Dádá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拜住,答答氏,元元统二年任南台御史(399)。

  • 士華

    读音:Shìhu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Kuǎn【综】 与欵同。浙江上虞(279)、江西上高(403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姓氏寻源》 云:“以祖辈名字为

  • 顏扎

    读音:Yánzh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六派,出雅兰西楞、叶赫、法库、阿古喇河、吉颜、长白山、扎库木、登伊尔哈、雅尔湖、舍里村、和多穆哈连、珲春、库尔哈、乌喇、吉林乌喇、萨尔碧图等地(23,63,1

  • 蒲苴

    读音:Púj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“《列子》有蒲苴子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朗鄂特

    读音:Lǎng′ètè历史上西夏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西夏重臣多姓此氏,“夏左枢密朗鄂特·进忠、殿前太尉朗鄂特·元智、御史中丞朗鄂特·文广、参知政事朗鄂特·德光。”

  • 读音:yuán氏于事者,城郭园池是也。(见《风俗通》)商山四皓有园公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hú【源】 居于湖上,因以为氏。如河氏、澓氏之类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江山(32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新兴(31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江西新干(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