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ī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25子,其得姓者12,其中有依姓,见《国语》(9,11,21,60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依,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非汉姓。晋时扶馀国(一作夫馀,故城在今吉林双城南)之裔有依氏(17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有改为依氏者(180,181)。⑤傣族姓。【望】 辽东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尚义及乐亭、山东之平邑及平度、辽宁之清原、内蒙古之乌海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新疆之塔城、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土、傣等民族皆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国语·晋语》 云: “(黄帝子)其有得姓者十四人,为十二姓: 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” ②今傣族也有依“”。今云南之孟连及沿中缅边境一带有分布。“” 乃傣语“次子”之音译。傣族男子在未生育子女前其名子构成为 “排行+名”,次子曰 “”,故其名为 “依× ”,遂有依汉习解其名子,以为姓 “”,名× 。

晋代有依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察哈扎剌兒

    读音:Cháhǎzhāláé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搠阿,姓此氏。”

  • 曹丘

    读音:cáo qiū【源】 曹丘,地名,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曹邱〕(6,17)。【人】 曹丘生,汉时人(6,9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文大字

  • 如定那征

    读音:Rúdìngnāzhēng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,由两个西夏单姓所合成(95)。

  • 读音:míng【源】 见《类篇》(80)。作〔瞑〕(91),误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类篇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暝,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ū【源】 ①系自风姓。太昊(即伏羲氏)之裔封于须句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须城),后灭于邾,子孙以国为氏。后有去句为须氏者(4,6,9,12,17)。 ②系自姞姓。商时密须国(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

  • 读音:Niè【源】①聂,卫邑(故城在今山东聊城),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此,因氏(6,7,12,17,60)。又,《广韵》、《韵谱》、《姓解》、《姓氏急就篇》等均作楚大夫食采于聂,必误。楚大夫有摄叔,无聂

  • 公斂

    读音:Gōngliǎn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公敛阳,字处父,其后有公敛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鲁公敛阳字处父之后。”《万姓统谱

  • 读音:wèi【源】 汉时匈奴以其弟位侍为于寘王,其后或有以“位”为氏者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位安,明时掖县人,嘉靖二年贡士,任训导(15,21,24

  • 读音:jí极,姬姓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勿勞

    读音:Wùláo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明史》收载。“明有勿劳波务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