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iā
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62,63)。及《集韵》(86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佉,人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《姓氏词典》音qià,不从。)或音qū,亦姓。

唐有佉阳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堂陽

    读音:Tángyáng【源】 商王太丁封母弟才于堂阳(故城在今河北新河西),为堂阳氏(8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商王太丁封母弟才於堂阳,为堂阳

  • 读音:Cháng常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封其弟于康邑,世称康叔,其支孙食采于常,后人以为姓氏。此为山东常姓。另外,春秋时吴王封其后代于常(今江苏常州

  • 读音:guī虞舜居妫汭,因以为氏。(见《说文解字》)舜为庶人,尧妻之二女,居于妫汭,后因为氏。(见《史记·陈杞世家》)▲<汉>妫昌,王莽时为始睦侯。<晋>妫皓,余杭人。

  • 读音:yá【源】 ①周穆王时大司徒君牙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9,12,15)。 ②周时太公(即姜子牙)之后有牙氏(17,60,62)。一说,齐公子牙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 ③壮、景颇、

  • 读音:Yáng杨姓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出自姬姓, 以国为姓。周宣王之子尚父在周幽王时被封为杨侯, 春秋时晋国灭杨, 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。晋武公时封次子伯侨于杨, 称杨侯, 是杨姓人的受姓始祖。

  • 读音:Yuán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,62),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注云: “系源姓分族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察失利

    读音:chá shī lì【综】 唐南蛮堕和国王姓察失利名婆那,字婆末(7)。或云,褥陀洹国在火罗西北,其王姓察失利(60,63)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 “褥陀洹国,在火

  • 读音:Qú相传璩姓源于古代的一种饰品。璩为古人佩戴的一种耳环。璩姓与琚、蘧、遽三姓同源,并存于世。如今琚、璩、蘧、遽四姓主要分布在河南、江西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等省。璩姓历史人物有璩伯昆,明代桐

  • 读音:hé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向戍为左师,食采于合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北),谓之合左师,后以邑为氏(6,11,15,17)。②回族姓(380)。云南回族合姓,亦通哈姓(105)。③朝鲜族姓。

  • 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