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伊拉哩

伊拉哩

读音:Yīlālī

【源】 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十二派,出乌喇、叶赫、殷、蜚悠城、德尔吉河、讷殷江、哈尔敏、赫石、沈阳、辉发、长白山、仓、虎尔哈、阿喇、吉林乌喇、扎库塔、英额、多尔吉河、哈达、叶赫哈达、卦尔察、赫舍里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时额礼恳,本姓纳喇氏,其祖图鲁伦迁居伊罕阿林城,改姓伊拉哩氏(23)。③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姓(201)。【变】 ①清满洲八旗伊拉哩氏后改为伊、苏二姓(180)。②锡伯族伊拉哩氏,汉姓为伊(201,433)。③亦作〔伊拉理〕(259,260)。④清满洲正黄旗、镶黄旗、驻防正白旗(259),驻防杭州满洲镶白旗(256)、镶蓝旗(72)均有伊拉里氏,满洲镶黄旗(259),驻防杭州满洲镶红旗(256)均有伊喇里氏,一等轻车都尉旦岱为伊喇理氏,镶蓝旗满洲亲军存桂之妻为伊拉立氏,镶蓝旗满洲前锋纳海之妻为伊拉礼氏(260),〔伊拉里〕、〔伊喇里〕、〔伊喇理〕、〔伊拉立〕、〔伊拉礼〕等似均为伊拉哩之异译。【人】 伊拉哩阿山,清满洲镶蓝旗人,世居乌拉,任江西总督,刑部尚书(23)。伊拉里增祺,清满洲镶白旗人,光绪年中历任福州将军兼署闽督、盛京将军、宁夏将军(254)。


满族、锡伯族姓氏。散处乌拉、叶赫、辉发、讷殷等地方;又,或为纳喇氏所改。额礼恳,本姓纳喇氏,其祖图鲁伦迁居伊罕阿林城,改姓伊拉哩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后或改为单姓伊、苏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等。

清道光时喀什噶尔领队大臣额尔古伦姓此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且于

    读音:qiě yú【源】 春秋时营大夫食采于且于(故城在今山东营县境),其后以邑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‘莒大夫食邑,因氏。’

  • 金城

    读音:Jīnché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晋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晋有金城·骞苞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平宁

    读音:píng níng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乞步

    读音:Qǐbù【综】 鲜卑人姓。或即乞伏氏之异译,《魏书·尔朱荣传》有胡人乞步落(70)。

  • 王薩

    读音:Wángsà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蒋你家支(375)。

  • 乃馬

    读音:Nǎim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太宗时赴宋议和使者月里麻思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壹斗眷

    读音:yī dǒu juàn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壹斗眷氏为明氏(6,7,12,17,27)。亦作〔一斗眷〕(6,7,9,70)、〔壹㪷眷〕(27)、〔一叔眷〕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

  • 投壶

    读音:tóu hú晋中行穆子相投壶,因以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晋中行穆子相投壶。因以为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

  • 普掘蒲提

    读音:Pǔjuépútí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,以部为姓(425)。

  • 大士

    读音:Dàshì【源】 古狱官称为大士,以官为氏(24,62)。【望】 永嘉(62)。【变】 后讹为太士氏(24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