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黄氏补注杜诗

黄氏补注杜诗

三十六卷。宋黄希原本,由其子黄鹤继续成书。黄希字梦得,宜黄(今属江西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登进士第,官至永新(今江西吉安)县令。尝作春风堂于县治,杨万里为其作记。今载诚斋集中。黄鹤,字叔似,著有《北窗寓言集》,今已久佚。黄希认为杜诗旧注常常错乱谬误,尝为随文补缉,未竟而殁。黄鹤因取椠本集注,即遗稿为之正定。并增加自己所见,积三十余年之力,至嘉定丙子(1216)始完成是书。书首原题《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》。所列注家姓氏,实止一百五十一人。注中征引则王洙、赵次公、师尹、鲍彪、杜修可、鲁訔诸家之说为多。其他人之说则寥寥无几。书中凡原注各称某曰。其补注则称希曰、鹤曰加以区别。大旨在于案年编诗,故冠以年谱辨疑,用为纲领。而诗中各以所作岁月注于逐篇之下,使读者得考见其先后出处之大致。其例盖始于黄伯思。后鲁訔等踵加考订,至黄鹤父子而益推明之。钩稽辨证,亦颇具苦心。其考据精核者,后来注杜诸家亦往往援以为证。但也确有种种误失。故无不攻驳其书。然而终不能废弃其书。有宋刊本、张金吾元刻本、元刊广勤堂本、元圭山书院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文肃集

    ① 十二卷。王(1424-1495)撰。王,字廷贵,武进(今江苏)人。景泰二年(1451)进士,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谥文肃。著有《王文肃集》、《毗陵志》(已著录)。此集又名《思轩稿》,集前卷首有李东阳所

  • 蚕桑实济

    六卷。清刘辅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辅庭曾多年从事养蚕业,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。广仁堂根据刘辅庭的经验编成《蚕桑实济》一书。《蚕桑实济》共六卷,卷一为树桑捷验,卷二为育蚕预备,卷三为育蚕切忌,卷四为育蚕

  • 韩子

    二十卷。周韩非(约前280-前233)撰。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,曾与李斯一起师事荀卿。韩非所生活的时代,韩国国力已受到削弱,韩非多次上书韩王,建议韩国变法图强,终不见用。秦王嬴政见到韩非的著作后,叹到:

  • 瘗鹤铭考

    ①不分卷。明顾元庆撰。顾元庆,详见《云林遗事》条。《瘗鹤铭》为著名的摩崖刻石,华阳真逸撰,上皇山樵正书。其时代和书者,前人历来辨说纷纭,有以为晋王羲之,有以为梁陶宏景,有以为隋人,也有以为唐王瓒、顾况

  • 六鉴举要

    六卷。明刘元卿(详见《大象观》条)撰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,取《帝鉴》、《相鉴》、《言鉴》、《牧鉴》、《珰鉴》、《闺鉴》六书,各撮取其文,合为一帙,其漏略殊甚,不足以言著作。有明万历中

  • 吴下冢墓遗文

    三卷。明都穆撰。都穆,详见《金薤琳琅》条。都穆好金石遗文,所作《西使记》、《金薤琳琅》诸书,载古碑为多。《吴下冢墓遗文》三卷,为专录吴中铭志之文,计三十四首,为诸家书集中所不见,故谓之遗文。“四库存目

  • 蒙城县志

    ①十八卷。清赵裔昌修,何名隽、吴道伟纂。赵裔昌,字汉符,顺天大兴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举人,康熙十三年(1674)来任蒙城县知县。何名隽,邑人,恩贡生。蒙城有县志,创于明万历十年县令吴一鸾,入清顺治

  • 礼疑类辑

    二十四卷,附录二卷,目录二卷。朝鲜朴圣源撰。朴圣源字士修,又字广岩,号谦斋,密阳人,生卒年未详。朴圣源是朝鲜近代著名学者,一生著述甚丰,有《敦孝录》、《谦斋集》等书行世。《礼疑类辑》一书将李惟哲《四礼

  • 逍遥巾

    一卷。清汤贻汾(1778-1853)撰。汤贻汾,字雨生,常州(今属江苏)人。道光间任灵丘路都司,虽是武将,擅长词曲,有传奇《剑人缘》,姚燮《今乐考证》著录十录其目。杂剧《逍遥巾》四折加一楔子,写其自身

  • 平原县志

    ①二卷。明刘思诚修,高知止纂。刘思诚字克实,号定宇,直隶山海卫人,万历元年(1573)乡荐,十五年(1587)任平原县知县。任满升济南府同知。高知止字明甫,邑人,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授阳曲知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