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青州府志

青州府志

①十八卷。杜思修,冯惟讷纂。杜思字子睿,浙江鄞县人,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进士,曾任州、县事十余年,四十四年(1565)升任青州知州。著有《考信编》七卷。冯惟讷字汝言,号少洲,临朐县人,嘉靖十三年(1534)与其兄惟重同榜举人,十八年(1539)又同榜进士。授宜兴知县,调任魏县知县,升蒲州知州,历官扬州同知,松江督赋、陕西按察佥事、陕西右布政使,江西左布政使。著述较丰,著有《冯光禄集》十卷,辑《古诗纪》一百五十六卷,《古逸诗》一百三十卷等。按青州,自隋、唐以来治益都,元为益都路,明升路为青州府,曾一度为山东布政司所。郡志根据《明史·艺文志》,载有钟羽正《青州风土志》,根据《山东通志》中载有曹珖《青州考》,这些都成于此志之前。杜思上任,见青州府旧无府志,文献散失,时各郡、县,均有纂辑地方志之举。乃与冯惟讷等,开馆修志,搜集典章,采询故实,及属邑的有关资料,取古籍参考,排比编次,历时数月,而志成。《青州府志》嘉靖四十四年刻本。全书十八卷,分为:卷一图:府总图、府治图、十四州县境图、沂山镇图、颜神镇图、安东卫图、莒州所图、诸城所图、塘头寨图、齐分玄枵图、鲁分降娄图、沿革表;卷二封建表;卷三职官表;卷四选举表;卷五天文志:星野、灾祥;卷六至卷七地理志:山川、风俗、户口、田赋、物产、古迹;卷八至卷十一人事表:官署、学政、祀典附祠庙、兵防、城池、关梁、驿传、乡社、陵墓、寺观;卷十二至卷十六列传:圣贤、封建、名臣、宦绩、人物、忠义、孝友、儒林、文学、武功、隐逸、侨寓、卓行、列女、方伎、仙释、列传;卷十七艺文;卷十八遗文、杂志。此志体例完备,条分缕析,取材丰富,堪称佳本。本志优点有三,一是首有二十四幅辖舆地图,精粹严谨;二是天文、地理类,眉目清晰,阅者一目了然;三是遗文备载,志传尤详。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在序中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。然有些小目繁多,尚可裁汰合并。如忠义、孝友、隐逸、卓行等,皆可入人物类内。又如仙释、方技,皆可归入杂志。此志尚有1965年《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》本。②二十卷。清崔俊修,李焕章纂。崔俊,辽阳人,进士出身,康熙十五年(1676)任青州府志知府。李焕章字象先,号织斋,山东乐安人,明末诸生。著述甚丰,著有《龙湾集》、《无学堂集》、《老树村集》等。崔俊莅任,奉命修志,即命所属州、邑各进邑乘,以资采择,并请李焕章任编辑。历时三月而告竣。《青州府志》康熙十五年刻本。此志体例全部承袭旧志,所损益者不过十分之二三。其取材虽富,编次则未妥善,此外,脱漏残缺尚多。③二十二卷。清陶锦修,王昌学、王柽纂。陶锦字奕俟,抚顺人,康熙六十年(1721)任青州知府。陶锦掌青州后,见旧志距其时仅十余年,虽年代未远,然漫灭相仍,散亡未集。即聘任王昌学、王柽主纂,复征文献以考稽,重搜遗佚而论定,旧文不灭,新事加详。以旧志为蓝本,凡康熙十二年以前,悉仍旧观,十三年以后事,则采遗闻,作传记,正讹补缺,剖疑辨误,别立凡例,去伪存真,遂成新志。《青州府志》康熙六十年刻本。此志乃继康熙四十八年张连登本而作,较旧志,有较大进步。④六十四卷。清毛永柏修,李图、刘耀椿纂。毛永柏,吴下人,监生出身,咸丰六年(1856)任青州知府。李图字少白,号广文,掖县人,曾任胶西书院山长。主纂过胶州、平度州、陵县等州县志。刘耀椿字庄年,郡人,进士出身,曾授翰林院庶吉士。毛永柏掌青州后,见旧志已一百余年未修了这期间,社会风俗变迁,政治人文更易,皆今昔大异。青州原辖十五个州、县,自雍正间,数邑改隶沂州,青州府仅统益都、博山、临淄、博兴、高苑、昌乐、寿光、乐安、临朐、安丘、诸城十一邑。疆域变更,旧志所载,已非今之范围,均须重辑,以明界限。永柏遂延李图、刘耀椿为主纂,网罗散佚,比次近事,历时一年而告竣。《青州府志》咸丰九年(1859)刻本。此志体例,基本承袭旧志,而分门别类,改易甚多,取材宏富,为前所未有。各卷前附有“记”,较详尽,考据亦精核。为青州府志中的佳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佳言玉屑

    一卷。清魏裔介(详见《多识集》)编。此书体例与《多识集》、《雅说集》相同,也是魏裔介的一部杂纂之作。此书收录了陈继儒《读书十六观》中十六条、安得《长者言》四十二条、严栖《幽事》中二十九条、徐太室《归有

  • 国朝耆献类征

    七百二十卷。清李桓(1827-1891)编。李桓,字叔虎,号蔽堂,湖南湘阴人。以荫官至布政使。此书亦称《国朝耆献类征初编》或《耆献类征》。是李桓辞官居家后历时二十四年,于光绪十六年(1890)编辑成书

  • 一丛花

    溪堂玩月作冰轮斜辗镜天长,江练隐寒光。危阑醉倚人如画,隔烟村、何处鸣根?乌鹊倦栖,鱼龙惊起,星斗挂垂杨。芦花千顷水微茫,秋色满江乡。楼台恍似游仙梦,又疑是、洛浦潇湘。风露浩然,山河影转,今古照凄凉。

  • 御制诗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清圣祖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-1722)撰。圣祖年号康熙。八岁即位、十五岁亲政,在位六十一年。康熙统治时期,停圈地、治黄河、削三藩、收台湾、抗沙俄,平准噶尔部,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,号为

  • 丘隅集

    十九卷。明乔世宁撰。世宁为明代诗文作家,字景叔,号三石子。耀州(陕西耀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七年(1538)进士。除南刑部主事。历郎中,出为四川佥事,历湖广提学副使、河南参政、进四川按察使。以母忧

  • 十七史论

    九卷,年表一卷,清夏敦仁撰。夏敦仁,字调元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。其中《十七史论》论述的是汉代到五代时期的史事,尽管所论有些陈旧,但他在每个朝代前各系世系,将正统王朝的世系与非正统的朝代世系并列,

  • 琴川三志补记

    十卷,续八卷。清黄廷鉴纂。黄廷鉴,字琴六,号拙经叟。工诗,精考据。著有《第六弦溪诗文文集》,另校书有百数十种。琴川今江苏常塾县。此县旧有三志,宋鲍廉志,元卢镇续志,明张洪新志。黄氏补三志之阙,故称“补

  • 絮香吟馆小草

    一卷。清嵩龄文撰。嵩龄文,生卒年不详,字竹友,库雅勒氏,满洲旗人,为乌佳氏侍卫忠善亭之妻,清代文学家。“生有夙慧,博通坟典,尤工于诗”。早寡。其诗《晓枕书感》云:“初回蝶梦远钟鸣,微白窗棂月尚明。起舞

  • 中庸指掌

    二卷。清周际华(详见《大学指掌》)撰。是书创稿于甘泉汪氏,际华为之增订,与《大学指掌》同。其书演绎朱子《章句》,理取明了浅显,也与《大学指掌》同。卷首有《中庸考》一篇。斥《孔丛子》之伪。说子思十七岁非

  • 易数钩隐图

    三卷,附遗论九事一卷。刘牧(1011~1064)撰。刘牧,字先之,号长民,世称长民先生。北宋衢州西安(今浙江衢县)人。官至太常博士。其学源于陈抟、种放,受《易》于范谔昌,与邵雍先天之学异派同源。为北宋